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是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于1996年12月共建的、以企业化方式运作的事业单位。研究院坐落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南区。
20世纪90年代初期,支撑深圳经济发展的加工贸易业出现严重滑坡,促使深圳市践行创新发展战略,寻找科技资源以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,力求突破技术缺乏、人才缺乏的制约;同一时期,国务院提出了“科技工作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”的口号,号召强化技术开发和推广,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、产业化的进程。为了在高校和企业之间、科研成果和市场产品之间建设桥梁,清华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创建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,其战略目标为“服务于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、服务于深圳的社会经济发展”,从此开启了中国新型科研机构的崭新探索。
研究院首创“四不像”创新体制:既是大学又不完全像大学,既是科研机构又不完全像科研院所,既是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,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;形成了研发平台、人才培养、投资孵化、创新基地、科技金融和海外合作六大功能板块,在探索把科研成果转化融入企业孵化的新途径中,努力把科技经济“两张皮”贴在创新创业企业的载体上。
国家级奖项
省部级奖项
市级奖项
累计孵化企业
投资企业
培育上市公司
研究院累积投入9亿多元,成立了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70多个实验室和研发中心,拥有包括国内外院士7名、973首席科学家5名在内的数百人的研发团队,多支队伍获高层次人才团队资助;累计孵化企业2600多家,培养上市公司25家;在珠三角地区成立了一批创新中心及孵化基地;为中小微科技企业提供“一揽子”科技金融支持,用投贷结合、投保结合等创新方式为科技企业提供服务;先后创立北美(硅谷)、英国、俄罗斯、德国、以色列、美东(波士顿)、日本等七个海外中心,引进国际人才和高水平科技项目,在国际技术转移领域进行有益探索。
因对广东省及深圳市的科技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,“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建设”项目于2015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。
推出自主创新应用成果
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
培养高层次人才
孵化高新技术企业
既是大学
又不完全像大学
既是企业
又不完全像企业
既是研究机构
又不完全像科研院所
既是事业单位
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